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Y

拼音Y 第166页

  • 《喻氏医书三种》

    医学丛书。清·喻昌撰。刊于1763年。包括《医门法律》、《尚论篇》、《寓意草》。各详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Y
  • 《喻选古方试验》

    医方著作。旧题清·喻嘉言选辑,王兆杏录。四卷。刊于1838年。作者选录《本草纲目》中的附方,予以分类编辑而成。卷一合药分剂法则、服药、宜忌及通治方;卷二——四分为头病、目病、面病、鼻病等92种病证的单验方。此外,王氏对于一些耳闻目见、试用有效的单方验方亦...

    释义拼音Y
  • 喻义

    唐代外科医家。生活于公元六世纪下半叶。曾任西川(今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带)节度使要籍。善治痈疽疮肿,其经验撰成《疗痈疽要诀》、《疮肿论》各一卷,均已佚散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Y
  • 寓补于攻

    治疗学术语。系虚实错杂证的治疗法则之一。①指把补之目的寄托于攻法之中。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:“五劳虚极羸瘦,腹满不能饮食,……缓中补虚,大黄(匿^虫)虫丸主之。”瘀血去则新血自生,营养自能恢复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Y
  • 寓攻于补

    治疗学术语。系虚实错杂病证的治疗法则之一。①指把攻之目的寄托于补法中。如胎死腹中属于气虚不足的患者,用黄芪合开骨散以下死胎。②在补剂中加入一、二攻邪之药。《温病条辨·中焦篇》:“应下失下,正虚不能运药,不运药者死,新加黄龙汤主之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Y
  • 《寓意草》

    医方著作。清·喻昌撰于1643年。全书收辑以内科杂病为主的疑难治案六十余则。前有医论二篇,作者强调“先议病,后用药”,其“议病式”就是一份比较完整的病历格式。在治案中喻氏对病因、病情记述较详;辨证剖析明彻、治法稳妥灵活。并以层层设问的方式,阐明治案中的关...

    释义拼音Y
  • 御神

    即驾驭精神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不时御神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Y
  • 《毓芝堂医书四种》

    医学丛书。清·汪和鼎辑。刊于1812年。包括《宜麟策》、《达生篇》、《保婴易知录》、《丛桂堂集验良方》。现有初刻本。...

    释义拼音Y
  • 通“宛”。《方言》卷十三:宛,蓄也。①闷,烦懑。《素问·示从容论》:“咳嗽烦冤者,是肾气之逆也。”《素问·疟论》:“少气烦冤。”②蕴结。见“冤热”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Y
  • 冤热

    即郁热,热邪蓄积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疝瘕,少腹冤热而痛,出白,一名曰蛊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Y
<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