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1085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尿门无孔

    病证名。先天性畸形,尿道无孔,以致新生儿小便不能排出。宜用外科手术治疗。...

    释义拼音N
  • 尿血

    病证名。血从尿道排出而无疼痛者。出《金匮要略·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》。又名溺血,溲血。尿血与心、肝、肾三经关系较为密切。《医学心悟》卷三:“心主血,心气热,则遗热于膀胱,阴血妄行而溺出焉。又肝主疏泄,肝火盛,亦令尿血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五淋二浊源流》:...

    释义拼音N
  • 尿血穴

    经外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治小儿尿血方,……灸第七椎两旁各五寸,随年壮。”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列作经外穴,名尿血。...

    释义拼音N
  • 尿灶火丹

    病名。小儿会阴部位丹赤之病证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:“丹发膝上,从两股起及脐间,走入阴头,谓之尿灶火丹也。”类似小儿尿布皮炎。治宜用桑根白皮煎汤温洗,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为要,或内服清热解毒之轻剂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N
  • 捏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与拿法相似,但需将肌肤提起。操作方法有两种:①用拇指和食、中两指相对,挟提皮肤,双手交替捻动,向前推进。②手握空拳状,用食指中节和拇指指腹相对,挟提皮肤,双手交替捻动,向前推进。常用于治疗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泻、失眠及小儿疳积等症。.....

    释义拼音N
  • 捏积

    推拿方法名。即捏脊。因本法多用于治疗小儿积聚之症而得名。参见捏脊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N
  • 捏挤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以两手拇、食二指捏住一定部位后,再用力挤,然后放松,如此反复数次,以局部皮肤出现红色、紫色或黑紫色为度。常用于小儿。...

    释义拼音N
  • 捏脊

    按摩方法名。又称捏癪。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,用捏法把皮捏起来,边提捏,边向前推进,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,重复3-5遍。为加强疗效,在挟提到与病情相关的背俞穴上时,可加重挟提力量,并用力向上提捏一次。《肘后备急方·治卒腹痛方》:“粘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,从龟尾...

    释义拼音N
  • 捏结喉法

    推拿方法名。用手捏结喉部。常与点天突穴法同治痰厥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·治痰饮方》:“捏结喉法……其令人喉痒作嗽之力尤速。欲习其法者,可先自捏其结喉,如何捏法即可作嗽,则得其法矣。然当气塞不通时,以手点天突穴,其气即通。捏结喉,必痒嗽吐痰后,其气乃通。故二法...

    释义拼音N
  • 捏腕骨入髎法

    伤科正骨手法之一。适用于腕关节脱臼的整复。腕骨中月骨易脱位,且以月骨向掌侧(即前方)脱位最为常见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一。施术时医者可握患者的手指(前脱手心向上,后脱手心向下)向远端牵引,同时另一手拇指下压尺桡骨下端或突出的腕骨,即可使患关节复位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N
< 1081 1082 1083 1084 1085 1086 1087 1088 1089 109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