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1311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孔熙先(?-445)

    南北朝时期刘宋官吏,兼通医学。鲁(今山东曲阜)人。曾官至散骑员外郎。后因谋反被杀。平时精医术,尤长于脉学。善疗病,曾一剂治愈宿卫领队许耀忠疾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孔穴

    腧穴。见晋·皇甫谧《针灸甲乙经》,征引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》。后《千金要方》又载:“凡孔穴在身,皆是脏腑荣卫血脉流通,表里往来,各有所主。”参见腧穴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孔穴主对

    腧穴主治的一种说法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凡孔穴主对者,穴名在上,病状在下,或一病有数十穴,或数病共一穴,皆临时斟酌作法用之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孔志约

    唐代医学家兼官吏。尝任礼部郎中兼太子洗马、弘文馆大学士之职。唐显庆四年(659),奉敕与苏敬等人共同修纂《新修本草》,孔氏为本书写序。尚着有《本草音义》二十卷,未见行世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孔最

    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太阴肺经。手太阴之郄穴。在前臂掌面桡侧,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,腕横纹上7寸。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,桡神经浅支和头静脉,桡动、静脉。主治咳嗽,气喘,咯血,咽痛,肘臂痛。直刺0.5-1寸。艾炷灸3-5壮;或艾条灸5-10分钟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①证名。容易恐惧或无故自惧之证。出《素问·调经论》。又称善恐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惊悸悲恐喜怒忧思源流》:“恐者,心肾肝胃病也。”详见善恐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恐膈

    病名。五膈之一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八:“心腹胀满,咳嗽,气逆,腹下若冷,雷鸣绕脐,痛不能食,名曰恐膈。”参见五膈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恐惧

    畏怕,害怕。《灵枢·淫邪发梦》:“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恐伤

    指恐惧过度所致的疾病。《医醇剩义·恐伤》:“恐则气馁,骨节无力,神情不安,补骨脂汤主之。”参见恐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恐伤肾

    病因病理学术语。指大恐则损伤于肾,可出现骨痿、精滑、小便失禁等。因恐的情志为肾所主,恐则气下,耗及肾气之故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其志为恐,恐伤肾,思胜恐。”《灵枢·本神》:“恐惧而不解则伤精,精伤则骨酸痿厥,精时自下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K
<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1314 1315 13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