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437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辛頞

    证名。指尖指鼻之頞部内有辛酸感。本证常见于鼻渊。出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胆移热于脑,则辛頞鼻渊。”详见鼻酸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辛甘化阳

    中药学术语。指辛味药和甘味药配合有益阳的作用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气味辛甘发散为阳。”如伤寒过汗导致心阳虚,症见病人叉手自冒心,心下悸,欲得按等,用桂枝甘草汤,方用桂枝、甘草二味,一辛一甘,温助心阳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辛寒生津

    治疗学术语。指用性味辛寒的药物清胃火,生津液的治法。如胃阴不足,胃火炽盛,症见烦热口渴,口舌生疮,头痛牙痛,或牙宣出血,脉大而虚等,用玉女煎清胃滋阴,辛寒生津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辛开苦泄

    中药学术语。又称辛开苦降,简称开泄。指辛味药与苦味药配合具有开散泄降的作用。如外感表邪兼有里热,可用桑菊饮加黄芩、大青叶等,桑菊饮辛凉解表,黄芩、大青叶苦寒泄热。又如寒热互结之痞证,用半夏泻心汤,干姜、半夏辛开而温,可散脾气之寒;黄芩、黄连苦泄而寒,可降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辛凉解表

    治疗学术语。指用性味辛凉的药物发散风热,解除表证的治法。适用于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、痘疹初起等。以发热重,恶寒轻,咽干口渴,苔薄黄,脉浮数等为主症。常用药物有薄荷、荆芥、牛蒡子、桑叶、菊花、葛根、升麻、蔓荆子等。代表方剂有桑菊饮、银翘散、升麻葛根汤等。..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辛凉清气

    治疗学术语。指用性味辛凉的药物清解气分热邪的治法。症见身大热,大汗出,口大渴,面目红赤,小便短赤,苔黄,脉洪大而数等,用白虎汤辛凉清气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辛散

    中药学术语。指味辛之物,具有发散的作用。见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。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辛生肺

    生理学名词。辛与肺五行均属金,故辛能补肺。见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辛胜酸

    五行学说术语。指辛与酸五行相克,故辛味能克制酸味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酸伤筋,辛胜酸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辛温解表

    治疗学术语。指用性味辛温的药物发散风寒,解除表证的治法。适用于风寒表证及风湿、风水兼有表邪者。以恶寒重,发热轻,无汗,头身痛,苔薄白,脉浮紧为主症。常用药物有麻黄、桂枝、紫苏、荆芥、羌活、防风、白芷、细辛、藁本等。代表方剂有麻黄汤、桂枝汤、香苏散等。.....

    释义拼音X
<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