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662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天旋

    病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通睛偏昃,白眼斜觇,盖干廓下倾,幼时所患者也,故曰天旋。其致非一,有襁褓中目病风热上攻,脑筋急缩者;有惊风天吊,带转经络,失于涣散者;有眼于牖下灯前,小儿望光既久,目系凝滞而偏者;有乳母挽抱饲乳,长夜不换手,卧侧...

    释义拼音T
  • 天医

    古代针灸宜忌说之一。见《黄帝虾蟆经》。按日时的干支推算天医所在,为治病吉利时日,有“行年天医”、“月天医”、“日天医”等。...

    释义拼音T
  • 《天隐子》

    养生专著名。《天隐子养生书》的简称。详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T
  • 《天隐子养生书》

    养生专着。又名《天隐子》。唐·司马承桢着。《道藏》有收载。全书有神仙、易简、渐门、斋戒、安处、存想、坐忘、神解等八篇。书中主张破除世俗加于气功养生中的神秘色彩,主要讨论了如何循序渐进地通过存守内视一类功法以养生延年。本书篇幅不长,颇有新意,简明实用。.....

    释义拼音T
  • 天应穴

    穴名。即阿是穴。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:“不定穴,又名天应穴,但疼痛便针。”参见阿是穴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T
  • 天牖

    经穴名。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别名天听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在颈侧部,当乳突的后方直下,平下颌角,胸锁乳突肌的后缘;或于天容穴与天柱穴连线的中点处取穴。另说:“完骨下,发际上一寸”(《千金要方》);“风池上一寸”(《千金翼方》);“风池下一寸,微外些”(《针灸...

    释义拼音T
  • 天牖五部

    人迎、扶突、天牖、天柱、天府五穴。出《灵枢·寒热病》。五穴以天牖居中,故名,可治疗头痛,暴瘖,暴聋,拘挛,癫痫及口鼻出血等病证。...

    释义拼音T
  • 《天元玉册》

    运气学专着。一作《天元玉策》(见《郡斋读书后志》)。三十卷。唐·王冰撰。《古今医统》称此书“元诰《内经》之意,益之以五运六气之变”,已佚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T
  • 天灶火丹

    病名。丹毒之一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病从髀间起。多见于小儿未满百日。以犯行路灶君之迷信命名。若热流下令阴头赤肿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六称为天灶丹,指因手三阳经风热所致之小儿丹毒。治宜内服轻解散,外用柳灰散涂之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T
  • 天柱

    ①人体部位名。鼻柱骨之别名。即鼻中膈。详鼻条。②经穴名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在项部,大筋(斜方肌)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,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.3寸。布有枕大神经干和枕动、静脉干。主治头痛,项强,目赤痛,咽喉肿痛,鼻塞,肩背痛,小儿惊癫等。直...

    释义拼音T
<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6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