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释义

TA的作品
-
铁失(?-1323年)
元代医官。蒙古族。曾任太医院使。主管广惠司,修制调配宫廷药物。...
释义拼音T -
铁针
古针具名。指以熟铁制成的针具。《针灸聚英》:“铁针……柔铁即熟铁,有毒,故用马衔则无毒。”参见马衔铁针条。...
释义拼音T -
听宫
经穴名。出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。别名多所闻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手、足少阳,手太阳之会。在面部,耳屏前,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,张口时呈凹陷处。一说“在耳中,珠子大,明如赤小豆”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布有面神经分支及耳颞神经和颞浅动、静脉的耳前支。主治耳鸣,耳聋,聤...
释义拼音T -
听呵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资生经》。《针灸大全》作听河。即听会。见该条。...
释义拼音T -
听河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听会。见该条。...
释义拼音T -
听户
人体解剖名词。系指接受声音的门户,即耳窍。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卷二:“所谓聋者,由水衰火实,热郁于上,而使听户元府壅塞,神气不能通泄也。”参见耳窍条。......
释义拼音T -
听会
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听呵、听河、后关。属足少阳胆经。在面部,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,下颌骨髁突的后缘,张口有凹陷处。布有耳大神经,面神经和颞浅动脉。主治耳鸣,耳聋,齿痛,口眼斜,及中耳炎,腮腺炎,下颌关节炎等。直刺0.5-1寸。艾条灸5-10分钟...
释义拼音T -
听声音
诊断学术语。系一种闻诊方法。根据病人的发声、语言、呼吸、咳嗽、呕吐、呃逆、嗳气、太息、喷嚏、肠鸣等声音变异,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。例如初病声嘶多属实证,久病失音多属虚证;声高气粗重浊多属实证,反之则属虚证;狂言、谵语常见于实证、热证,郑声、独语、错语常见于...
释义拼音T -
廷孔
阴道口。亦称庭孔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督脉者,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,女子入系廷孔。”张志聪注:“廷孔,阴户也。溺口之端,阴内之产门也。此言督脉起于少腹之内,故举女子之产户以明之。”......
释义拼音T -
廷孔毒
病证名。谢观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指出此病:“因肝火郁结,或交合损伤,而致子宫肿痛溃烂。宜用海浮散油调灌入,仰卧良久,再换玉红膏调海浮散以绵润透塞入。”廷孔一般指尿道外口而言。本病类似宫颈糜烂。......
释义拼音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