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760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少阴头痛

    三阴头痛之一。《兰室秘藏·头痛门》:“少阴经头痛,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,气逆为寒厥,其脉沉细,麻黄、附子、细辛为主。”《症因脉治·头痛论》:“心疼烦闷,头痛,痛连胲骨,少阴症也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少阴为枢

    生理学名词。指经脉生理特点。出《灵枢·根结》。少阴是三阴之中,为出入之枢纽,故为枢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少阴郄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阴郄。见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少阴咽疮

    病名。本病多由肾阴亏损,虚火上炎,熏灼咽喉所致。症见咽喉干痛,睡醒后尤甚。咽生疮而溃烂,其色不鲜,饮食有硬,甚或懒言。治宜滋阴降火。方用知柏地黄汤、大补阴丸等加减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:“肾足少阴也,是所生病,口热舌干,咽肿上气,嗌干及痛。”因此,长期慢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少阴俞

    经穴别名。即肾俞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少阴俞去脊椎三寸,傍五。”王冰注:“少阴俞谓第十四椎下两傍肾之俞也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少俞

    上古时代传说中医家,尤精针灸术。据传系俞跗之弟、黄帝之臣。据传与黄帝论述医药。黄帝因与他及岐伯等多名臣子论述医药而着《内经》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少泽

    经穴名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小吉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井(金)穴。在手小指末节尺侧,距指甲角0.1寸。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及指背神经,指掌侧固有动、静脉和指背动、静脉形成的动、静脉网。主治热病,中风昏迷,头痛,项强,咽喉肿痛,鼻衄,目翳,乳痈,缺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邵炳扬

    清代医家。字杏泉,江苏吴县人。先习举子业,后攻医。尝着有《三折肱医书》,未见行世。另有《经验方》存世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邵达

    明代医家。字行甫,从皋,号纯山,人称人山先生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世医出身,善治伤寒痘疹。达先习举子业,因体弱,难络举子业,遂随父学岐黄术,并以皇甫中《明医指掌》为底本,参以己意,着《订补明医指掌》,刊行于世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邵登瀛

    清代医家。字步青,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尝就名医薛雪学,得其传,成吴中名医。着有《温毒病论》、《女科歌诀》,尚有《四时病机》,后世把三书合为《邵氏医书三种》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<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7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