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758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少商

    经穴名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鬼信。属手太阴肺经。井(木)穴。在手拇指末节桡侧,距指甲角0.1寸。布有来自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,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形成的末梢神经网和指掌侧固有动、静脉形成的动、静脉网。主治发热,昏迷,咳嗽,咽喉肿痛,癫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少食易饱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幼科发挥》:“儿有少食而易饱者,此胃之不受,脾之不能消也。宜益胃之阳,养脾之阴。”用异功散合小建中汤加减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少小科

   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少小科即幼科的别称,专治小儿疾病,相当于现在的小儿科。少小科最早在唐代已独立成科,学生修业五年。到宋代,小儿科称为小方脉,此后一直沿袭至清末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少小客杵

    出《千金要方》。即客杵。详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少血

    津血虚少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肾脉搏坚而长,其色黄而赤者,当病折腰;其软而散者,当病少血,至令不复也。”王冰注:“肾主水,以生化津液,今肾气不足,故当病少血,至令不复也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少阳病

    病名。六经病之一。出《伤寒论》。由邪热在半表半里所致。证见口苦,咽干,目眩,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,心烦喜呕,嘿嘿不欲饮食,脉弦。发病原因,或为血弱气尽,腠理开,邪气直中少阳;或为太阳之邪不解,内传少阳。治宜和解少阳,扶正达邪,用小柴胡汤。少阳病有向表向里两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少阳经脚气

    脚气病之一。风寒暑湿流注足少阳胆经而成脚气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三。证见口苦,善太息,胁痛,面垢,肌肤不泽,头额、目锐眦痛,缺盆并腋下马刀肿(指腋下淋巴结肿大),自汗,振寒,发热,胸中、胁、肋、髀、膝外至胻骨外踝及诸节趾皆痛。若风胜者自汗,寒胜者无汗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少阳痉

    病证名。少阳病出现痉症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若一目或左右斜视,并一手一足搐搦者,少阳痉也。”《医宗金鉴·订正伤寒论注》:“身之侧属少阳,口眼斜,手足牵引,两胁拘急,半身不遂,皆少阳痉也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少阳厥

    六经厥之一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叙厥论》。证见暴聋、颊肿、胁胻拘痛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少阳脉

    经脉名。即足少阳胆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:“少阳脉,系于外踝之前廉、上出鱼股之外,出□上,出目前。是动则病;心与胁痛,不可以反稷(侧),甚则无膏,足外反,此为阳厥。是少阳脉主治其所产病:□□□头颈痛,胁痛,疟,汗出,节尽痛,脾(髀)外廉痛;□痛,鱼股痛,膝...

    释义拼音S
<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762 7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