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986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怯士

    怯懦的人。《灵枢·论勇》:“夫怯士之忍痛者,闻难则恐,遇痛不动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用手抓握,引申为掌握、驾驭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有真人者,提挈天地,把握阴阳,呼吸精气,独立守神,肌肉若一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侵风

    病证名。即上胞下垂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。详胞下垂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侵脑疽

    病名。即生于透脑疽之旁五处穴者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详透脑疽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钦饶诺布(1882-1965年)

    藏医学家。西藏拉萨人。曾学医于拉萨药王山,成绩优异,获十三世达赖亲授奖品。热忠于藏医教育事业,曾建议十三世达赖于大昭寺旁建立“门孜康(今藏医院之前身)”,并出任院长。为藏医事业培养大批人材。1949年后,继任西藏藏医院院长。现代藏医著名藏医人材,几乎均出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秦伯未(1901-1970年)

    近现代医家。名之济,号谦斋。上海浦东人。上海名医秦乃歌之孙。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。1928年与章次公、许丰龙等创办中国医学院,并任教于该院。致力中医教育事业,创立中医指导社,主编《中医指导丛书》、《中医指导录》杂志,函授中医学。1949年后,任北京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秦昌遇

    明代医家。字景明。上海人。幼多病而学医,以儿科着称,后亦精内科,投剂辄效,于当地颇负盛名,求治者门庭若市。见当时幼科诸书论治,或偏寒、偏热,或喜补、喜泻,乃取各家之长,撰《幼科折衷》二卷、《痘疹折衷》二卷、《幼科金针》等。其侄孙之桢承家传,亦为良医。..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秦承祖

    南北朝时刘宋医家。精通针灸及医药,术高,被誉为“上手”。治病不分贫富,多效。着有《脉经》六卷、《偃侧杂针灸经》三卷、《偃侧人经》二卷、《明堂图》三卷、《本草》六卷、《药方》四十卷,均佚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秦大任

    清代医家。字显扬。中州朝歌(今河南淇县)人。初习儒,贡生。后立志于医,临证四十余年,经验颇丰,治则多良效。着《医贯辑要》十二卷(1811年)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秦纲

    明代医生。生平居里未详。辑《选奇方》二十卷,已佚。...

    释义拼音Q
< 982 983 984 985 986 987 988 989 990 9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