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987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秦国治

    清末医家。山东东阿县人。精医,尤善接骨术。以术济事。着《疮药方》,未见。门人秦兆燧、周茂桐、周庆南得其真传。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秦鸣鹤

    唐代医生。唐高宗侍医。精针术。高宗患头风,头眩,目不能视,诏鸣鹤诊视。鸣鹤曰:“风毒上攻,若刺头出少血可愈。”遂刺百会及脑户出血,获良效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秦守诚(1733-1796年)

    清代医家。字千之,号二松。江苏吴江人。少聪,于书无所不窥,唯不喜时文。精研岐黄家言,访名师,求秘籍,历二十年,医术精。着《内经度蒙》、《针砭证源》等,未见传世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秦信

    西汉医生。里贯未详。于本草学及古代医经颇有研究。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秦政应

    隋外科医家。履贯欠详。撰《疗痈疽诸疮方》二卷。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秦之桢

    清代医家。字皇士。云间(今上海市松江)人。明代名医秦昌遇之侄孙。潜心于家学,以医名。撰有《伤寒大白》四卷(1714年),主张伤寒证之挟食者,消食尤为要。另辑《女科切要》(1677年),未完稿,后由门人须用恒编次,陈曰寿增证成帙。曾整理伯祖昌遇之《症因脉治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秦子通

    元代医生。安徽怀远人。承家学,曾任太医院提举。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禽疽

    病名。背部散在疹块之病证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多因时气风热所致。症见初起呈散在疹块,发于背。色赤红,如拳击状,脊背麻木,拘急不疼,神清脉和。服药得汗者顺;若神昏脉数,或微或代,身振寒,齿如噤欲痉者逆。初宜仙方活命饮加羌活、独活。外敷二味拔毒散。余可参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噙化

    中药学术语。系服药法之一。即将药物含在口内溶化的服药方法。多用于丸剂和锭剂。可按病情需要,含后将溶液缓缓吐出。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螓舌

    病名。系指舌上出血的病证。属舌衄。其病因多为心膈蕴积热毒上冲于舌所致。治宜清热、凉血、止血。可选用三黄凉膈散等加减治疗。参见舌衄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Q
< 983 984 985 986 987 988 989 990 991 99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