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A > 正文

阿月浑子

释义

【出处】阿月浑子始载于《本草拾遗》,云:“阿月浑子……生西国诸蕃,云与胡榛子同树,一岁棒子,二岁浑子也。”《纲目》亦录着,引《海药本草》云:“按徐表《南州记》云:无名木生岭南山谷,其实状若榛子,号无名子,波斯家呼为阿月浑子也。”《纲目拾遗》亦录着,其云

【拼音】ā Yuè Hún Zǐ

【别名】胡棒子、无名子。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漆树科植物阿月浑子的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stacia vera L.

采收和储藏:7-8月采收成熟的果实,晒干备用。

【原形态】阿月浑子 落叶小乔木,高5-7m。小枝粗壮、圆柱形,具条纹和小皮孔,被微柔毛或近无毛;幼枝常被毛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通常具3小叶,稀5小叶;叶柄上面平,无翅或具狭翅;小叶无柄或几无柄,叶卵形或阔椭圆形,长4-10cm,宽2.5-6.5cm,顶生小叶较大,先端钝或急尖,具小尖头,基部阔楔形、圆形或截形,侧生小叶基部常不对称,全缘,叶上面无毛,叶下面疏被微柔毛,革质。花雌雄异株;圆锥花序长4-10cm,花序轴及分枝被柔毛,具条纹,雄花序宽大,密集;雄花花被3-5,长圆形,大小不等,雄蕊5-6;雌花花被3-5,长圆形,膜质,边缘具卷曲睫毛;子房无柄,长圆形,长约lmm,花柱长约0.5mm。核果卵形或长椭圆形,果柄长约3cm,果较大,长约2cm,宽约1cm,先端急尖,具细尖头,成熟时黄绿色至粉红色。花期3-5月,果期7-8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我国新疆有栽培。

资源分布:产叙利亚、伊拉克、伊朗、前苏联西南部及南欧。

【性状】性状鉴别 果实呈卵形或广卵形,稍扁,长1.3-2.2cm,宽约lcm,棕黄色至紫红色,先端尖,基部截形,有果柄残痕,表面有纵行略扭曲的棱条纹和断续的点状突起,果皮易开裂;果核长1.2-2cm,卵圆形或椭圆形,先端尖,光滑,灰白色,果壳坚硬,厚约lmm。种子表皮呈灰棕色或带紫红,基部种脐呈长方形疤痕状,痕长约3mm,内部绿色至淡绿色。气微,味微甘香。

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:种皮细胞1列,切向延长呈长方形;下为1-2列巨细胞;颓废的薄壁细胞常破坏模糊,并散在螺纹导管,直径约10μm,子叶细胞多角形,含油滴和糊粉粒。

【性味】辛;温

【功能主治】温肾;暖脾。主肾虚腰冷;阳痿;脾虚冷痢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9-15g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相关词条

  • 矮茎冷水花

    【别名】圆叶豆瓣草、坐镇草 【来源】荨麻科矮茎冷水花Pilea peploides (Gaud.) Hook. et Arn.,以全草入药。 【生境分布】辽宁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A
  • 矮脚南

    【拼音】ǎi Jiǎo Nán 【别名】矮叶南、矮子南、小白花草、矮陀陀。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楝科植物单叶地黄连的全株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nronia unifoliolata Oliv.......

    释义拼音A
  • 矮脚罗伞

    【出处】《陆川本草》 【拼音】ǎi Jiǎo Luó Sǎn 【别名】雪下红、珊瑚珠(《花镜》),短脚三郎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小罗伞(《陆川本草》),矮茶风、毛茎紫金牛(《四川中药志》),九节龙、地茶、猴接骨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A
  • 矮脚龙胆

    【出处】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 【拼音】ǎi Jiǎo Lónɡ Dǎn 【来源】为龙胆科植物小龙胆草的全草。秋、冬采收,洗净晒干。 【原形态】小龙胆草:矮小草本,高约4厘米。茎单生或数茎丛生。叶对生,无柄,密集,全缘;基生叶数枚,阔卵形或卵状椭圆形...

    释义拼音A
  • 矮脚苦蒿

    【出处】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 【拼音】ǎi Jiǎo Kǔ Hāo 【别名】鱼胆草、苦艾、劲直假蓬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金龙胆草(《四川中草药通讯》)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A
  • 矮脚枫叶

    【出处】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 【拼音】ǎi Jiǎo Fēnɡ Yè 【来源】为樟科植物红叶甘橿的叶。 【原形态】红叶甘橿,又名:桂子树。落叶乔木,高达10米。小枝黄绿色。叶互生,卵圆形,长3~11厘米,宽2.5~8厘米,叶上部常3浅裂,有时全缘,...

    释义拼音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