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B

拼音B 第11页

  • ①指脉诊的部位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何谓三部?岐伯曰:有下部,有中部,有上部,部各有三候。”②指色部。脏腑之气呈现于面的区域分部。如左颊属肝,颏属心,鼻属脾,右颊属肺,颐属肾等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五脏六腑固尽有部,视其五色,黄赤为热,白为寒,青黑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钚铫

    经穴别名。即环跳。见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步引

    导引术语。指以立式与走式姿势为主的一类导引方法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中载有《黄帝杂子步引》十二卷。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步廊

    经穴名。见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千金要方》作步郎。属足少阴肾经。在胸部,当第5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2寸。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及第五肋间神经前皮支和第五肋间动、静脉。主治咳嗽,气喘,胸痛等。斜刺0.3-0.5寸,不宜深刺。艾炷灸3-5壮;或艾条灸5-10分钟。..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步郎

    经穴别名。见《千金要方》。即步廊。参见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①行走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》:“足受血而能步。”《灵枢·天年》:“三十岁,五脏定,肌肉坚固,血脉盛满,故好步。”②散步,缓行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灸则强食生肉,缓带披发,大杖重履而步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布指

    脉学术语。指切脉的指法。切脉者手指布置的方法。一般不论用左手或右手,均先以中指端按定病人寸口脉的关部(以掌后高骨处为准),继以食指端按于寸部,无名指端按于尺部。并根据患者的体长,相应调整三指的距离,高大者,指距稍宽,矮小者,指距稍密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布针

    针具之一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巾针。《类证本草》谓“布针,用缝布大针也。”参见巾针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布气

    气功术语。即现代所说的向他人发放外气以治病。系道教气功疗病法之一。据《抱朴子内篇》载,发外气治病,早在汉魏时代就流传于民间方士、道士中。隋唐以来气功服气类道书中,把发气、采气为他人治病称为“布气法”,把远距离发气治病称为“遥禁法”。这类功法的具体施行,在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布巾兜提法

    医疗技术名。整复颈椎脱位之上骱手法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一。此法适用于颈椎之半脱位整复。其法:令患者正坐于桌旁之低凳上,头约与桌面平,术者坐于桌面上,以双脚踏于患者之双肩上,并用布巾以兜住患者下颌及枕骨后部位作结,交于左右两耳部,然后系于术者之颈部,术者用双...

    释义拼音B
<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