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B

拼音B 第18页

  • 补剂

    方剂学名词。系十剂之一。指用补益药物组成。具有治疗阴阳气血诸虚证的方剂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形不足者,温之以气;精不足者,补之以味。”《沈氏尊生书·要药分剂》:“徐之才曰:补可去弱,人参、羊肉之属是也。”《本草纲目·序例》:“生姜之辛补肝,炒盐之咸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补火生土

    补法之一。指用补肾助阳的药物温补脾气的方法。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补法

    治疗学术语。系八法之一。又称补益、补养、补虚。指用补益药物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不足,改善衰弱状态,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。虚证有气虚、血虚、阴虚、阳虚之不同,补法相应分为补气、补血、补阴、补阳四类。根据病情急缓和体质虚弱程度,又可分峻补与缓补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补蛾痧

    病证名。痧证之一。其症喉痛而无肿胀,痛处不定,喘急痰盛,有痧筋。《痧症全书》卷中:“痰涎壅盛,喘急如锯。痛苦喉蛾,但喉蛾内肿胀,痧只痛而无肿胀;形若急喉风,但喉风痛而不移,痧痛则无一定,且痧有痧筋可辨也。”参见痧、痧气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①用补药治疗虚证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虚则补之,实则泻之。”②指针刺补法。《灵枢·四时气》:“飧泄,补三阴之上,补阴陵泉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时刻名,即申时,午后三至五时。《灵枢·病传》:“病先发于肾……冬大晨,夏早晡。”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肝病者,平旦慧,下晡甚。”张景岳注:“下晡申酉,金之胜也;故加甚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擘蟹毒

    指生于手大指、次指歧骨间合谷穴部位之疔疮。出《证治准绳·外科》卷三。即虎口疔。详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药物加工方法之一。将药物擘破,使它容易煎出药味,如大枣、乌梅等。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瘸腿;行不正。《素问·脉解篇》:“病偏虚为跛者,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。”《素问·刺禁论》:“刺膝膑出液,为跛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薄着

    瘦薄而紧紧贴附于骨。《灵枢·根结》:“皮肤薄着,毛腠夭膲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B
<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