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F 第9页
-
复气
运气术语。指报复之气。如上半年发生某种胜气,下半年即有与之相反的气候发生;或五运中某运偏胜,即有另一运复克之。参胜复条。...
释义拼音F -
复溜
经穴名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昌阳、伏白、外命。属足少阴肾经。经(金)穴。在小腿内侧,太溪直上2寸,跟腱的前方。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,深层为胫神经及胫后动、静脉。主治腹胀,水肿,肠鸣,泄泻,盗汗,自汗,脚气,腿肿,足痿。直刺0.5-1寸。艾...
释义拼音F -
复合手法
推拿手法名。指将几种推拿基本手法综合在一起,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上同时进行复合性操作的方法,如总收法、宽喉法等。...
释义拼音F -
复骨
解剖结构名。指第六颈椎以上的椎骨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一在项后中复骨下。”张景岳注:“即大椎上骨节空也。复,当作伏。盖项骨三节不甚显,故云伏骨下也。”......
释义拼音F -
复方
方剂学名词。系七方之一。指二方或数方相互重迭组成的方剂。此外,原方中另加其它药味,或方中各药用量相等的方剂也称复方。复方用药数量较多,药效较强,多用来治疗较复杂的病证。又可称为重方。......
释义拼音F -
附子灸
隔物灸之一。指以附子切片作为隔离物的灸法。《千金翼方》卷二十三:“削附子令如棋子厚,正着肿上,以少唾湿附子,艾灸附子令热彻,以治诸疖诸痈肿牢坚。”......
释义拼音F -
附牙痈
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外科》卷三。即牙痈之别名。详见牙痈条。...
释义拼音F -
附牙
经穴别名。即跗阳。参见该条。...
释义拼音F -
附骨痈
病名。痈疽之发于骨关节者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二:“附骨痈,亦由体盛热而当风取凉,风冷入于肌肉,与热气相搏,伏结近骨成痈。其状无头,但肿痛而阔,其皮薄泽,谓之附骨痈也。”以其毒气深沉,毒邪侵及筋骨而发。其证之初发,病势迅猛,全身倦怠不适,继则寒战高烧,无...
释义拼音F -
附骨痰
病名。流痰病之侵于骨者。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:“附骨痰者,亦生于大腿之侧骨上,为纯阴无阳之证。小儿三岁五岁时先天不足,三阴亏损,又或因有所伤,致使气不得升,血不得行,凝滞经络,隐隐彻痛,遂发此疡。”该证多发于小儿,好侵大腿之内侧或外侧。发病之初,寒热往来,...
释义拼音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