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G

拼音G 第47页

  • 胳却

    经穴别名。见《千金要方》。即络却。见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胳膊

    即上臂。又名(月合)膊,肐膊。《伤科补要》卷一:“臂者上身两大支之通称也,一名曰肱,俗名肐(胳)膊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“络”的误字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索气于胃胳,得气也。”《太素》、《甲乙经》、《脉经》并作“络”。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疙瘩瘟

    病名。瘟疫而见遍身红肿发块如瘤者。红肿遍身流走,病情危重。《伤寒温疫条辨》卷一:“疙瘩温,遍身红肿发块如瘤者是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瘟疫源流》:“疙瘩瘟,发块如瘤,遍身流出,旦发夕死是也。”治疗急以三棱针刺委中出血,外用玉枢丹,内服人中黄散、增损双解散等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肐[yǐ]膊

    肐同胳。详胳膊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戈维城

    明代医家。字存橘,姑苏(今江苏苏州)人。戈氏有鉴于历代医家对伤寒学之论述犹有不足,曾精研原著,并掺以个人己见,着成《伤寒补天石》二卷,一卷起自伤寒统辨,冬温伤寒,至中风预防,共九十八候;二卷起自恶风恶寒,论述时行疫症,是厥阴肝经之症,其中之黄耳伤寒,赤膈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戈颂平

    清末医家。字直哉,海陵(今江苏泰州)人。先习文,后又攻医学,遍览历代医籍,尤对仲景伤寒之学有深入研究,主张疗疾先去邪宜用峻烈之剂,以免邪恋人体,伤及正气。其著作甚多,今存有《神农本草指归》、《黄帝素问指归》、《仲景伤寒指归》(一作《伤寒指归》)、《金匮指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槁腊

    同义复词,即枯槁、干枯。《灵枢·寒热病》:“皮寒热者,不可附席,毛发焦,鼻槁腊,不得汗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膏之原

    十二原(穴)之一。即鸠尾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膏之原,出于鸠尾。”参见十二原穴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膏者

    指肥胖而肌肉不坚的人。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:“膏者,多气而皮纵缓,故能纵腹垂腴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G
<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