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H > 正文

诃黎勒

释义

「释名」诃子。

「气味」苦、温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下气消食。用诃子一枚,研为末,另以水一升,在瓦器中煎开几次后下药,再煎开几次,加盐少许饮服。又方:夜含诃子一个,天明时嚼咽。又方:用诃子三枚,包湿纸中煨熟。去核细嚼,牛乳送下。

2、久咳。用生诃子一枚,含口内咽汗。咳止后,口味很差,不想吃东西,可煎槟榔汤一碗服下,立即开味。

3、呕逆不食。用诃子皮二两,炒过,研为末,加糊做成丸子,如梧子在,每服二十丸,空心服,开水送下。

4、小儿风疾闭,语音不畅,气促喘闷啤足动摇。用诃子(半生半炮,去核)、大腹皮等分,水煎服。此方名“二圣散”。

5、气痢水泻。用诃子十枚,面裹煨熟,去核,研为末,一次服完,稀饭送下。加饭调药末和成丸子服亦可。方中也有加入木香的。又方:用诃子、陈桔皮、厚朴各三两,捣碎,筛过,加蜜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,每服二、三十丸,开水送下。

6、赤白痢。用诃子十二个,六个生用,六个煨熟,去核焙干,研为末。赤痢用生甘草汤下,白痢用炙甘草汤下。不止,再服药。

7、男子下疳。用大诃子烧灰,加入麝香少许,先以淘米水洗患处再搽药,或以荆芥、黄蘖、甘草、马鞭草、葱白煎汤洗亦可。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相关词条

  • 虎耳草

    「释名」石荷叶。 「气味」微苦、辛、寒、有小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耳出脓。用虎耳草捣汗滴耳内。 2、痔疮肿痛。用虎耳草阴干,烧烟放桶中熏疮痛处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海藻

    「释名」单、落首、海萝。 「气味」苦、咸、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项下瘰疬。用海藻一斤,装薄布袋中,泡酒二升。每服二合,一天服三次。药渣晒干,研为末,每服一匙。一天服三次,此酒名“海藻酒”连服几剂,即消瘰疬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黄药子

    「释名」木药子、大苦、赤药、红药子。 「气味」(根)苦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项瘿。用黄药子一斤,洗净,锉细,泡酒一斗,每日早晚饮酒一杯。忌一切毒物,并须戒怒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何首乌

    「释名」交藤、夜合、地精、陈知白、马肝厂、桃柳藤、九真藤、赤葛、疮帚、红内消。 「气味」(根)苦、涩、微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骨软风疾(腰膝疼痛,遍身瘙痒,行步困难)。用何首乌(以有花纹者为最好)、牛膝各一斤,同在好酒中泡七夜,取出晒干,捣烂,加枣肉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盍[hé]藤子

    「释名」象豆、盍子、合子。 「气味」(仁)涩、甘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喉痹肿痛。用盍藤子烧过,研细,酒送服一钱。 2、五痔下血。用盍藤子烧存性,每服二钱,米汤送下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虎掌

    「释名」虎膏、鬼。 「气味」苦、温、有大毒。 「主治」 1、中风口噤目闭。用天南星研为末,加白龙脑等分,调匀。每次用手指点末擦啮二、三十遍,口自开。此方名“开失散”或“破棺散”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