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S > 正文

水苏

释义

「释名」鸡苏、香苏、龙脑薄荷、芥苴。

「气味」(茎、叶)辛、微温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漏血,用水苏煮汁一升服。

2、吐血、下血。用水苏茎叶,煎汁服。

3、吐血咳嗽。用水苏焙干研细,每服一钱,米汤送下。

4、鼻血不止。用水苏五合,香豉二俣,同捣烂,搓成小团,如枣核在、塞鼻孔中,鼻血即止。又方:水苏二两,防风一两,共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温水送下。同时以水苏叶塞鼻。又方:水苏、生地典,等分为末,冷水送服。

5、鼻渊(按:鼻渊俗名脑漏,鼻中不断流水、流脓,或脓中带血)。用水苏叶、麦站科、川芎、桑白皮、炙黄芪、炙甘草、生地黄(焙),等分为末,加炼蜜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四十丸,人参汤送下。

6、风热头痛(热结上焦,致生风气,痰厥头痛)。用水苏叶五两、皂荚(炙,去皮,去子)三两、芫花(醋炒焦)一两,共研为末。加炼蜜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饭后服,荆芥汤送下。

7、突然耳聋。用水苏叶生捣,棉裹,塞耳内。

8、头生白屑。用水苏煮汗或烧灰淋汁洗头。

9、蛇虫咬伤。用水苏研末,酒冲服。并以敷伤处。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相关词条

  • 莎草香附子

    「释名」雀头香、草附子、水香棱、水巴戟、水莎、侯莎、莎结,夫须、续根草、地毛。 「气味」(根)甘、微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未老先衰。用香附子一斤,水浸一夜,取出,擦去毛,炒黄,加茯神(去皮)四两,共研为末,以炼蜜调末为丸,如弹子大。每晨服一丸,降气汤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缩砂密

    「气味」(仁)辛、温、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冷滑下痢。用缩砂仁研细,调入羊肝切片中,瓦上焙干,再研细,加与砂仁等量的干姜末,和饭糊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四十丸,白开水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又方:缩砂仁(炮)、附子、干姜、厚朴、陈桔皮,等分为末,和饭糊成丸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芍药

    「释名」将离、梨食、白芍、余容、延。白者名金芍药,赤者名木芍药。 「气味」(根)苦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腹中虚痛。用白芍药三钱、炙甘草一,加水二碗,煎成一碗温服。夏月加黄芩五分,恶寒加肉桂一钱,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蛇床

    「释名」亦名蛇粟、蛇米、虺床、马床、墙蘼。 「气味」苦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阳事不起。用蛇床子、五味子、菟丝子,等分为末,加炼蜜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温酒送下。一天服三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锁阳

    「气味」甘、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略同肉苁蓉。“润燥、养筋、治痿弱。”体虚而大便燥结者,可服锁阳以代肉苁蓉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石蒜

    「释名」亦名乌蒜、老鸦蒜、蒜头草、婆婆酸、一枝煎、水麻。 「气味」(根)辛、甘、温、有小毒。 「主治」 1、便毒诸疮。用石蒜捣烂涂搽。毒重者,把石蒜洗净,以生白洒煎服,汗出为好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