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释名」亦名覆菹、草、苴、苴、嘉草。
「气味」(根)辛、温、有小毒。(叶)苦、甘、寒、无毒。
「主治」
1、喉舌疮烂。用荷根泡酒半日,取汁含漱。
2、吐血、痔血。用荷根一把,捣汁三升内服。
3、月经不调。用荷根,切细,加水煎取二升,再加一点酒,空心服。
4、受寒声哑。用荷根二两,捣烂取汁,加酒一碗,和匀,细细饮服。
5、伤寒时症(温病初起,头痛,发热,脉盛)。用荷根、叶一起捣烂,榨汁服三至四升。
6、杂物入目。用白荷根取心捣出汁,取汁滴入目中,杂物自出。
释义
「释名」亦名覆菹、草、苴、苴、嘉草。
「气味」(根)辛、温、有小毒。(叶)苦、甘、寒、无毒。
「主治」
1、喉舌疮烂。用荷根泡酒半日,取汁含漱。
2、吐血、痔血。用荷根一把,捣汁三升内服。
3、月经不调。用荷根,切细,加水煎取二升,再加一点酒,空心服。
4、受寒声哑。用荷根二两,捣烂取汁,加酒一碗,和匀,细细饮服。
5、伤寒时症(温病初起,头痛,发热,脉盛)。用荷根、叶一起捣烂,榨汁服三至四升。
6、杂物入目。用白荷根取心捣出汁,取汁滴入目中,杂物自出。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相关词条
「释名」鸡苏、香苏、龙脑薄荷、芥苴。 「气味」(茎、叶)辛、微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漏血,用水苏煮汁一升服。 2、吐血、下血。用水苏茎叶,煎汁服。......
「释名」雀头香、草附子、水香棱、水巴戟、水莎、侯莎、莎结,夫须、续根草、地毛。 「气味」(根)甘、微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未老先衰。用香附子一斤,水浸一夜,取出,擦去毛,炒黄,加茯神(去皮)四两,共研为末,以炼蜜调末为丸,如弹子大。每晨服一丸,降气汤...
「气味」(仁)辛、温、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冷滑下痢。用缩砂仁研细,调入羊肝切片中,瓦上焙干,再研细,加与砂仁等量的干姜末,和饭糊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四十丸,白开水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又方:缩砂仁(炮)、附子、干姜、厚朴、陈桔皮,等分为末,和饭糊成丸...
「释名」将离、梨食、白芍、余容、延。白者名金芍药,赤者名木芍药。 「气味」(根)苦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腹中虚痛。用白芍药三钱、炙甘草一,加水二碗,煎成一碗温服。夏月加黄芩五分,恶寒加肉桂一钱,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。......
「释名」亦名蛇粟、蛇米、虺床、马床、墙蘼。 「气味」苦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阳事不起。用蛇床子、五味子、菟丝子,等分为末,加炼蜜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温酒送下。一天服三次。......
「气味」甘、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略同肉苁蓉。“润燥、养筋、治痿弱。”体虚而大便燥结者,可服锁阳以代肉苁蓉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