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1030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脾咳

    病证名。①一名脾经咳嗽。多由脾虚土不生金或脾胃湿热逆熏于肺所致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脾咳之状,咳则右胁下痛,阴阳引肩背,甚则不可以动,动则咳剧。”可兼见多涎、咳引小腹等证。参见脾经咳嗽、内伤咳嗽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P
  • 脾劳

    病名。五劳之一。由于饮食劳倦所致的脾伤病证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。《外台秘要·脾劳》:“脾劳热,身体,眼目,口唇悉痿黄,舌本强直,不能得咽唾,生地黄煎;……脾劳虚损,消瘦,四肢不举,毛悴色夭,牛髓补虚寒丸。”陈无择以“茱萸膏治脾劳虚寒,气胀、咽满...

    释义拼音P
  • 脾冷多涎

    病证名。又名捏破涎涡儿。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六十二:“脾之液为涎,脾气冷不能收制其津液,故流出渍于颐上。”治宜温中健脾,用益黄散、理中丸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P
  • 脾疟

    病名。五脏疟之一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脾疟者,令人寒,腹中痛,热则肠中鸣,鸣已汗出,刺足太阴。”又:“足太阴之疟,令人不乐,好太息,不嗜食,多寒热汗出,病至则善呕哕,呕已乃衰,……”宜用小建中汤、橘皮散等方施治。参见五脏疟、疟疾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P
  • 脾平

    脉学名词。指脾脏的平脉,脉象平缓调和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平脾脉来,和柔相离,如鸡践地,曰脾平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P
  • 脾气

    指脾的功能及其赖以产生的精微物质或动力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是故味过于酸,肝气以津,脾气乃绝。”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恐则脾气乖矣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P
  • 脾气不升

    病因病理学术语。指脾气衰弱不能升清的病机。脾的运化功能是以升清为主。而升清则是脾气的运动特点。如脾气衰弱,则升清失司。症见面色不华、眩晕、易汗、短气、食少、倦怠、腹胀、便溏或见眼花、视蒙、耳聋、食不知味、舌淡嫩、苔白,脉虚缓等。若因湿浊食滞以致脾气不升,...

    释义拼音P
  • 脾气不舒

    病证名。指脾胃出现消化机能障碍。多由肝失疏泄或湿困脾阳所致,亦有因饮食壅滞而造成者。主要症状有脘腹胀闷、食不消化、厌食、呃逆等。治宜疏肝理气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P
  • 脾气不足

    即脾气虚。详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P
  • 脾气盛

    病证名。出《灵枢·淫邪发梦》。即脾气实。指脾或脾经邪气盛实之证。《诸病源候论》:“脾气盛,为形有余则病腹胀,溲不利,身重苦饥,足痿不收,胻善瘛,脚下痛,是为脾气之实也。”方用胃苓汤加杭芍、木瓜、牛膝。参见脾气实、脾病等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P
< 1026 1027 1028 1029 1030 1031 1032 1033 1034 10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