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1318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扣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①“扣”同“叩”。即击法,见该条。②用手掌覆盖穴位。《儒门事亲》:“可用两手指相交,紧扣脑后风府穴,向前礼百余拜,汗出自解。”治伤寒外感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寇宗奭

    宋代药学家。里居未详。政和(1111-1117年)间任通直郎。于本草学尤有研究,尤重视药性之研究。历十余年,采拾众善,诊疗疾苦,和合收蓄之功,率皆周尽。谓:“疾病所可凭者医也,医可据者方也,方可恃者药也。”医者必识药性之良毒,辨方宜之早晚,不可真伪相乱,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枯㾦

    病证名。白(疒咅)之(疒咅)色干枯者。为湿郁日久,气阴两伤之候。参白(疒咅)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①枯萎;萎软不用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汗出偏诅,使人偏枯。”②干枯,枯槁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肝热者,色苍而爪枯。”③干涸。《素问·根结》:“五脏空虚,筋骨髓枯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枯筋箭

    病名。生长于皮肤之赘瘤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本病多因肝失荣养,致使筋气外发而生。证见其初起,大小如赤豆,质较硬,日久则其表面微呈枯槁,渐至破裂,蓬松如刺状,形同花蕊。多发于手、足、头皮、胸乳等处。治疗:如根蒂细小者,可用药线齐根系紧,不久自落,再以珍珠散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枯胎

    病名。见《胎产心法》上卷。即胎不长。详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枯痔法

    外治法之一。使肛门痔枯萎脱落之一种治疗方法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。该法适用于二、三期内痔的治疗。即采用具有腐蚀作用的药物制成散剂、钉剂,敷于痔体或插入痔内,使其枯萎、坏死、脱落,如《外科正宗》等所载之枯痔散、枯痔锭。著名的三品一条枪即其剂型之一种。古方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①痛苦。《灵枢·师传》:“开之以其所苦。”②疾病。《素问·血气形志》:“知手足阴阳所苦。”③苦味,五味之一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苦伤气,咸胜苦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苦寒清气

    治疗学术语。系清热法之一。指用苦寒药清气分热邪的方法。如阳明气分热盛,症见壮热面赤,大烦渴,汗大出,脉洪大等,方用白虎汤。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苦寒清热

    治疗学术语。清法之一。又称苦寒泄热。指用苦寒药物清除里热的治法。如见身热头痛,口渴,小便黄赤,苔黄舌红,脉数之里热证,可用黄芩汤。如里热炽盛,兼见谵语、发狂。或衄血吐血,或发斑,苔黑干起芒刺,脉数有力者,用黄连解毒汤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K
< 1314 1315 1316 1317 1318 1319 1320 1321 1322 13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