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1317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口香

    病状名。指病人自觉口香。可见于消渴病重证。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口辛

    证名。口内有辛辣味。《医学入门·口舌唇》治肺热口辛,用甘桔汤、泻白散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八治口辛,肺气上溢,用生脉散加桑皮、地骨皮、黄芩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口形六态

    诊断学术语。指以口部外形的六种变化,作为辨证的参考。即张(口开不闭),主病虚;噤(口闭不开),主病实;僻(左右斜,口角缓急),主肝经风痰;撮(上下唇紧聚),主邪正交争,正虚邪盛;振(寒栗鼓急,上下振摇),主阳气虚;动(开合频繁),主胃气将绝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口眼歪斜

    病证名。亦作口眼斜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口眼歪斜者,足阳明及肝胆经病。”详见口眼斜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口眼斜

    证名。亦称口眼歪斜。口眼向一侧歪斜。出《灵枢·经筋》。多由经脉空虚,风痰乘袭所致。为中风的主要症状之一。《证治要诀》卷一:“中风之证,卒然晕倒不知人,或痰涎壅盛,咽喉作响,或口眼斜,手足瘫缓,或半身不遂,或舌强不语。”可见于脑血管意外。可按中风辨证治疗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口眼斜外障

    病证名。见清·黄岩《眼科纂要》。即风牵斜。详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口中和

    病理术语。指外感病过程口已不苦不燥,食而知味。表示胃阴恢复,胃气正常。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口喎

    证名。亦称口僻。口唇歪斜于一侧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多由风寒阻滞经脉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风口候》:“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,遇寒则筋急引颊,故使口僻,言语不正,而目不能平视。《金匮翼》卷一:“风入耳中,亦令口。缘坐卧处对耳有窍,为风所中,筋牵过一边。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叩齿

    导引动作名。又称啄齿、健齿。即上下牙相击。《真诰》:“叩齿所以警身中诸神,神不得散,则鬼气不得侵。”说叩齿有“集神”之效。故服气功及道术的符篆祝咒之前,皆先叩齿以敛神集气。叩齿又有健齿的作用,《抱朴子内篇·杂应》提出清晨健齿三百下,为“坚齿之道。”坚持叩...

    释义拼音K
  • 叩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操作同击法,用力较重。...

    释义拼音K
< 1313 1314 1315 1316 1317 1318 1319 1320 1321 13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