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147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子盗母气

    五行学说术语。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。如脾土为母,肺金为子,肺气虚弱,可发展为脾失健运。是为子盗母气。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子翻胃症

    病证名。《续广达生篇》卷二:“妊娠呕吐不已,数月不思饮食,精神如常,非恶阻,名子翻胃症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子烦

    病名。出王肯堂《胤产全书》。亦名妊娠子烦。多因火热乘心,以致心惊胆怯,烦闷不安。或因素体阴血不足,孕后聚血养胎,阴血虚亏,心火偏亢所致,症见五心烦热,口干咽燥,干咳无痰等症,治宜清热养阴,安神除烦,方用人参麦冬散(《妇科心得》:人参、麦冬、竹茹、茯苓、黄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子宫

    人体部位名。出《神农本草经》紫石英条。又名胞宫、子脏、子处、女子胞、胞脏、血脏。是女子排出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,属奇恒之府。位于带脉之下,小腹之中,前有膀胱,后有直肠,下端伸入阴道。在脏腑和天癸、冲、任、督、带共同作用下,完成其生理功能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子宫不收

    病名。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五。即子宫脱垂。详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子宫肌瘤

    现代医学病名。由子宫平滑肌,结缔组织、腺体组成的实质性良性肿瘤。可发生在子宫肌间、粘膜下或浆膜下,大小不等。单发或多发。根据肿瘤的大小,生长部位不同,临床常伴有月经过多,痛经,带下,腹部肿块,不孕,贫血等症状。此病属中医崩漏、症瘕、石瘕范畴。临床多用行气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子宫颈炎

    现代医学病名。今中西医结合临床常用。是子宫颈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。急性炎症表现为宫颈局部充血、水肿、上皮脱落、坏死,甚至形成溃疡,带下量多、呈脓样。慢性子宫颈炎包括宫颈糜烂、息肉、肥大和潴留囊肿等,带下量亦多,有时呈脓性或血性,常伴有腰酸腹痛,下腹坠痛等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子宫脱垂

    病名。又名子宫脱出、阴脱、阴(疒^颓)、瘣疾、子宫不收、子肠不收。欲称吊茄子、(疒^颓)葫芦。亦属阴挺、阴痔范围内。指妇女子宫下坠,甚至脱出阴道口外。症见子宫下垂或脱出阴道口外,甚则连同阴道壁或膀胱直肠一并膨出。多由气虚下陷,带脉失约,冲任虚损,或多产、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子宫外妊娠

    现代医学病名。简称宫外孕,又名异位妊娠。是指子宫体腔以外部位的妊娠,以输卵管妊娠为多见。临床表现有停经,早孕反应,腹痛或发作性小腹部疼痛,阴道出血,腹腔内出血,贫血,休克等症状。多属瘀血内停,气机阻滞之实证。宜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。一般分为三型:...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子宫穴

    经外穴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原说在“中极两旁各二寸”,今据《针灸大成》定位于在下腹部,当脐中下4寸,中极旁开3寸。有腹内、外斜肌,腹横肌;胸壁浅动、静脉,髂腹下调经及其伴行的动、静脉。主治妇女不孕,月经不调,痛经,阴挺,及阑尾炎,盆腔炎,鼻丸炎等。直刺1....

    释义拼音Z
<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