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149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子母补泻

    针刺补泻法之一。指脏腑、经络发生病变时,视病情的虚实予以补母或泻子的方法。《难经·六十九难》:“虚则补其母,实则泻其子。”其法将井、荥、输、经、合五输穴按五行相生次序,分属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,又依生我者为母、我生者为子的规律,补法选用母穴,泻法选用子穴。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子母疟

    病名。疟疾之一。疟疾日一作,夜一作者,或间日疟,到期一日二次发作者。见《医略十三篇》卷九。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子疟

    病名。指怀孕期间患疟疾。出《盘珠集胎产症治》。即妊娠疟。详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子气

    病名。《妇人大全良方》卷十五:“妊娠自三月成胎之后,两足自脚面渐肿腿膝以来,行步艰辛,以至喘闷,饮食不美,似水气状,至于脚指间有黄水出者,谓之子气,直至分娩方消。”多因脾肾阳虚,脾不健运;或抑郁气滞,阻碍气机升降,导致水湿内蕴,流注于下。脾肾阳虚治宜温阳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子呛

    病名。出《大生要旨》卷二。即子嗽。详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子舌

    ①病名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六:“以舌下肿出如舌,故曰重舌,又谓之子舌。”系因舌下血脉肿胀而形成。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。参见重舌条。②人体部位名。系指会厌。《喉白阐微·杂说》:“会厌俗名子舌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子舌胀

    病名。《儒门事亲》卷三:“热结于舌下,复生一小舌子,名曰子舌胀。”本病由舌下血脉肿胀而形成。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。详见重舌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子水不利

    病证名。赵贞观《绛雪丹书》:“妊娠胸腹胀满,或遍身浮肿,小便艰涩,名曰子水不利。”参见妊娠肿胀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子水气

    病名。赵贞观《绛雪丹书》:“凡胎成三月后,两足渐肿至腿膝,行步难甚以致喘闷,饮食不美,状似水气,至于脚指出黄水,名曰子水气。”即子气。详该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子嗽

    病名。《女科百问》第六十九问“妊娠而嗽者,谓之子嗽。”又名子呛、妊娠咳嗽。多因孕后血聚养胎,阴虚火动,或痰饮上逆,外感风寒所致,由于肺气失宣,气机不畅,发为咳嗽。阴虚火动者,兼见潮热颧红,短气乏力,治宜滋阴清热,用麦味地黄丸加减;痰饮上逆者,兼见咳嗽痰多...

    释义拼音Z
<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