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755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尚药典御

    古代医官名。南北朝时期,南朝梁代始设尚药局,其长官称为奉御。而北朝北齐时尚药局长官称为典御且定其职品为正五品。隋代因袭北齐之制,名称职品不变。唐代改称为奉御,职品为正五品下。宋代仍称典御,金、元时称为提点。尚药典御是尚药局的最高长官,一般由精通医药的专家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尚药监

    古代医官名。东汉时期宫廷已设有尚药监、南北朝北齐时尚药局中设有尚药监四人,隋代沿袭,唐时取消此职。尚医监是宫廷中一种中层医官,其职责主要是对和合、修制、供奉御药的整个过程实行监督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尚药局

    古代医疗机构名。尚药局是从宫廷中主管药品的官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的机构,主管药品及药政的官员自东汉以来各代均有所记载。东汉太医令下设药丞,主管药政。魏晋以来的尚药监、药长寺人监等都是与此类似的官职,他们大都归太医令领导。自南朝梁代开始设置尚药局,“尚药局举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尚药局丞

    古代医官名。此职始设于南北朝时期北齐尚药局。当时尚药丞的职品为从七品,位在尚药典御之下。尚药丞下还设有侍御师和尚药监各四人。隋代仍设尚药丞,从七品。唐代不设此职。宋代复置尚药局丞。金、元时期不设。尚药丞的主要职责为协助尚药典御主管皇帝医疗事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尚药局书吏

    唐代医官职称名。唐代在尚药局中设有书吏四人,官阶为从六品上,职在直长之下侍御医之上。其主要职责是掌管尚药局中文献资料等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尚药局直长

    古代医官名。隋代尚药局中始置直长一职,唐代沿袭,并定其官品为正七品上。宋代仍置,其位在食医、侍御医之上。尚药直长的职责为协助典御(奉御)掌管和合御药及诊候方脉之事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烧存性

    中药炮制方法之一。是把药烧至外部焦黑,里面焦黄为度,使药物表面部分炭化,里层部分还能尝出原有的气味,即存性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烧山火

    针刺手法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为针刺补法的综合运用。其法将预定针刺深度分为浅(天部)、中(人部)、深(地部)三层,操作时,由浅至深,每层紧按慢提九次,如此反复几遍(称几度),至病人自觉某一局部或全身有温热感时出针,并揉闭其孔。有引经通气,益阳补虚的作用。主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烧伤

    病名。指因沸水(油)、光、烈火、电、放射线或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损伤。见《千金翼方》卷二十。亦称火烧疮、汤泼火烧、汤火伤。轻浅者通常不影响内脏功能,仅在局部出现红晕,起疱,或腐烂;重者损害面积大而深,产生火盛伤阴,热毒炽甚,耗伤体内阴液。甚则热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烧针

    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治法。即温针。出《伤寒论》。参见温针灸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<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