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B

拼音B 第96页

  • 白㾦

    病证名。同名异病之名,有皮肤遍生白疹之谓。又名晶(疒咅)、白疹(见《温热经纬》卷三)。多因湿热之邪郁于肌表,不能透泄而发。证见颈项初生水泡,渐及于胸腹,亦可见于四肢,多先少而后密,状若水晶样,则显示有湿热外透之机。若破之则出淡黄色浆液汁,有微腐臭气味。重者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白睛溢血

    病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色似胭脂证。详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白喉猛将

    见《白喉忌表抉微》。系治疗白喉中比较重的药,称为“猛将”。注意非急重之症,以及误服禁忌之药,渐见败象者,不可轻用。其中又分为上层镇药、次层润药、中层消药及下层导药四者。详药将条及各该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白喉咙

    病名。见《时疫白喉捷要》。即白喉之俗称。详白喉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八角虫疮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八角虫指阴虱,即阴虱疮。详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白喉次将

    见《白喉忌表抉微》。指治疗白喉中比较次要的药物,称为“次将”。系指白喉初起,辨别不明该症之轻重。故凡风邪之症,皆用此等药或中层消药及下层导药等。详药将条及各该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白菌

    病证名。系指感受温热疫疠之邪,喉间疼痛,腐溃并覆有色白如菌状膜,故名。为白缠喉之俗名,即白喉。《喉白阐微》:“喉间白腐一证,俗名白菌,即白缠喉是也。”本病发病迅速,变化凶险,故治疗也应从速。参见白喉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八瘕

    八种病证名。即黄瘕、青瘕、燥瘕、血瘕、脂瘕、狐瘕、蛇虾、鳖瘕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其成因为“八瘕者,皆胞胎生产,月经往来,血脉精气不调所生也。”详见各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白鼻痧

    病名。《重刻烂喉丹痧辑要》。即白面痧之别称。详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八段锦

    ①气功导引功法名。此功法历史悠久,简单易学,功效显着。共八节,又分武八段与文八段两种。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,又称北派,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。其名称出北宋·洪迈《夷坚志》:“政和七年,李似矩为起居郎。……尝以夜半时起坐,嘘吸按摩,行所谓八段锦者。”南宋...

    释义拼音B
<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