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B 第98页
-
巴豆饼灸
针灸学名词。系间接灸的一种。《针灸大成》灸阴毒结胸:“巴豆十粒研烂,入面一钱,捣作饼子,实搽脐中心,上用艾炷如豆许,灸七壮。觉腹中鸣吼,良久自通利。”《类证普济本事方》治结胸:“巴豆十四枚,黄连七寸和皮用,捣细末,用唾津和成膏,填入脐心,以艾灸其上,腹中...
释义拼音B -
《白喉治法忌表抉微》
喉科专着。又名《白喉忌表抉微》、《白喉治法抉微》。一卷。清·耐修子撰。刊于1891年。作者参考郑梅涧、张绍修二家治法,结合个人经验撰成此书。书中反对用发表之剂治疗白喉,推崇养阴清肺之法,颇切临床实际,本书还介绍了若干验方。现有几十种清刻本、几十种近代刊本...
释义拼音B -
白睛乱脉证
病证名。见梁翰芬《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赤丝乱脉证。详该条。...
释义拼音B -
巴豆中毒
病名。因服用巴豆过量出现中毒症状。症见口咽热痛,面赤,五心烦热,剧烈腹痛腹泻,严重者可致昏迷,黄疸,肾脏损害,甚至休克死亡。治疗宜中西医结合救治。《本草纲目》卷四收载解巴豆毒的药物,有黄连汁、菖蒲汁、甘草汁、葛根汁、白药子、黑豆汁、生藿汁、芦荟、冷水、寒...
释义拼音B -
白筋
推拿穴位名。又名阴筋。见《小儿按摩经》。位于腕部掌侧横纹,正对无名指处。性微凉,能退热。治胸膈胀满,头昏痰盛。...
释义拼音B -
白睛浮壅
病症名。见秦伯未《中医临症备要》。即状如鱼胞。详该条。...
释义拼音B -
白睛
解剖名称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。又名白眼、白仁、白珠、白轮、眼白。包括今之球结膜与巩膜。前端与黑睛紧连,共组成眼珠外层。彼此病变常牵累。白睛内应于肺,为五轮中之气轮,肺与大肠相表里,故白睛疾患常与肺或大肠有关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白轮变赤,火乘肺也...
释义拼音B -
白果中毒
病名。因服食生白果肉过量,或皮肤接触白果出现中毒症状。内服中毒者可见发热、呕吐、腹泻、惊厥、抽搐、皮肤青紫,脉弱而乱,甚至昏迷、死亡。皮肤接触种仁及其外皮者,可患皮炎。严重者宜中西医结合救治。《随意居饮食谱》记载白果壳、白鲞头、麝香解白果中毒,可资参考。...
释义拼音B -
八正
①指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、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八个时令。见《素问·八正神明论》。②指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八个方向。《素问·八正神明论》:“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。”......
释义拼音B -
白喉三不可
见《白喉忌表抉微》。即一不可刮破,刮破则毒气涣散;二不可近火,恐外火引动内火,病必加重;三不可多卧,人卧则气上逆,毒气难骤降。此三不可,是指治疗过程中的注意或禁忌。虽不尽然,但有参考价值。临床治疗时应认真遵循,否则病必加重。......
释义拼音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