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H 第35页
-
黄病
病名。由瘀热宿食相搏所致身体面目皆变黄色的病证。《太平圣惠方·黄病论》:“黄病者,一身尽疼发热,面色洞黄,七八日后壮热,口里有血,当下之,如猪肝状,其人小腹满急。若其人眼睛涩疼,鼻骨痛,两膊及项强,腰背急,即是患黄也。黄病多大便涩,但令得小便快,即不虑死...
释义拼音H -
黄崩
病证名。《脉经》卷九:“问曰:五崩何等类?师曰:……黄崩者形如烂瓜……”指妇女阴道有大量黄色液体流出。治宜健脾除湿。方用补中益气汤加苍术、黄柏、乌贼骨。参见崩漏条。......
释义拼音H -
黄柏膏
《阎氏小儿方论》方。黄柏30克,甘草120克,新绿豆45克。为细末,生油调,从耳前至眼眶厚涂之,日二至三次。治痘疮疹已出,防其上面。...
释义拼音H -
黄白纹
病状名。系诊法内容之一。指纹色黄白,多属伤脾、疳积等(见《医学入门·察脉》)。...
释义拼音H -
黄㻞[biàn]
明代医生。字楚祥。仪真(今江苏仪征)人。少丧父,从母习儒。既而思曰:“医,仁术也。苟精之,亦足以济世。穷研《素问》、《难经》等,医术益精,以医闻名于淮、扬间。正统初(1436年),征为太医,后迁御医、太医院院判。居官三载,以老告归。卒年79岁。孙应夏,承祖...
释义拼音H -
《皇汉医药全书》
医学全书。原名《汉方医药全书》。日本·栗原广三撰。吴嘉博译。前列总说,以下分五部论述,即汉方医术发达史、病理解说、药理解说、药剂解说、处方解说。作者联系哲学、理学以及社会、文化、医药等发展的历史,分析中国医药学,并介绍汉方医药流传日本的源流概况。在阐述病...
释义拼音H -
皇甫中
明代医家。字云洲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世业医,承家学,更有发挥。着《伤寒指掌》十四卷,发明仲景立方之意,于诸家议论,独推陶华,惜此书已佚。另着《明医指掌》十卷,参以《内经》,博采古方,变通灵活,不泥于古人。又以歌赋括百病,便于记诵,徐春甫赞曰本书“可为...
释义拼音H -
皇甫坦
南宋医家。字履道。夹江(今四川)人。精医,尤精眼科。绍兴(1131-1162年)间显仁太后患目疾,荐其入宫诊治,立效。厚赐之,不受。仍还青城山。后复召之,问以长生术,坦曰:“先禁诸欲,勿令放逸,丹经万卷,不如守一。”帝叹服。......
释义拼音H -
皇甫嵩
明代医家。武林(今浙江杭州)人。祖、父皆业医,受家学,于习儒之暇,究心医学。着《本草发明》六卷(1578年)。...
释义拼音H -
皇甫谧
魏晋间著名医家。215-282年,原名静,字士安,号玄晏先生。安定朝那(今甘肃平凉县西北)人。幼随叔父迁居新安,年二十不好学,游荡无度。后经叔母教导,始勤奋不怠,因家贫穷而自稼穑,带经而农。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,沉静寡欲,始有高尚之志,以著述为务,后得风痹...
释义拼音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