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释义

TA的作品
-
上天心
推拿穴位名。出《小儿推拿广意》。即大天心。见该条。...
释义拼音S -
上脱
脱证之一。《张氏医通·脱》:“上脱者,皆是思虑伤神,其人多汗,面如渥丹,妄见妄闻,如有神灵,闭目转盼,觉身非己有,恍若离魂者然。”...
释义拼音S -
上脘
①人体部位名。指胃脘上口贲门部。《金匮要略·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》:“宿食在上脘,当吐之,宜瓜蒂散。”②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脉经》名上管。别名胃脘。属任脉。任脉、足阳明、手太阳之会。在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上5寸。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...
释义拼音S -
上下配穴法
配穴法之一。指上肢和下肢穴配合应用。例如胃病,上肢取内关,下肢取足三里;咽喉痛,上肢取合谷,下肢取内庭等。古代文献所载述的八脉八穴配穴法,也属于此法范畴。......
释义拼音S -
上消
病名。又称膈消、消心。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消渴论》:“上消者上焦受病,又谓之鬲消病也。多饮水而少食,大便如常,或小便清利,知其燥在上焦也。”以大渴引饮为主症,或见小便甜。多因心肺火炽所致。治以清心肺为主,兼清其胃。方用消渴方、麦门冬饮子、二冬汤、人虎白...
释义拼音S -
上星
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神堂。属督脉。在头部,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。布有额神经分支,额动、静脉分支及颞浅动、静脉分支。主治头痛,目眩,目赤痛,鼻塞,鼻出血,癫狂,痫症,以及前额神经痛,鼻炎,角膜炎,近视等。沿皮刺0.5-0.8寸。艾条灸5-10分钟...
释义拼音S -
上虚下实
病证名。正气虚于上,邪气实于下的证候。如气虚脱肛患者合并肛周感染,上见头眩耳鸣,下见肛周灼热疼痛,治当先治其实,后治其虚。又如病人素有怔忡心悸,心血虚损之证,属上虚,又患湿热痢疾,腹痛,下利赤白,一日多次,苔黄腻等邪气实于下之证。由于上虚,治疗时不能一意...
释义拼音S -
上牙床骨
人体结构名。即上颌骨的齿槽突。载附上颌齿。...
释义拼音S -
《上医本草》
食疗著作。四卷。明·赵南星撰。刊于1620年。本书系从《本草纲目》中选录可供食用的药物约200种编辑而成。内容无甚新意。...
释义拼音S -
上龈里
经外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口内上唇粘膜上,当与水沟穴相对处。主治黄疸等。直刺0.1-0.2寸,或点刺出血。...
释义拼音S